当期目录

    2014年 第37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14-02-28
    生物技术
    发酵乳后熟期间嗜热链球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产乙醛特性
    白娜, 于洁, 王宏梅, 乌仁图雅, 秦艳婷, 扎木苏, 刘文俊, 孟和毕力格, 张和平
    2014, 37(1):  1-5.  DOI: 10.15922/j.cnki.jdst.2014.01.001
    摘要 ( )   HTML ( )   PDF (181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分析嗜热链球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在发酵乳后熟期间产乙醛特性,并研究乙醛合成与其关键调控基因表达量之间的关系.方法:以传统发酵乳制品中筛选出的具有优良发酵特性的嗜热链球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为研究对象,将各试验菌株在复原全脂乳中进行单菌发酵,发酵结束后(pH4.5~4.6)于4℃冷藏后熟,测定48 h内发酵乳中的乙醛含量;采用反转录定量PCR技术检测乙醛合成关键调控基因pdc、pdh、ald、ldh的表达特征.结果:6株嗜热链球菌产乙醛量介于2.59~14.53 μg/g之间,6株保加利亚乳杆菌产乙醛量介于9.17~39.45 μg/g之间;乙醛合成量随着基因pdc、ald及pdh表达量的升高而增加,而与基因ldh的表达量呈负相关.结论:发酵乳后熟期间嗜热链球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不同菌种、不同菌株乙醛产量差异显著,相同菌株在不同后熟时间产乙醛量差异明显,存在菌株特异性和时序变异性;调控基因pdc、pdh及ald具有促进乙醛合成的作用,基因ldh的表达不利于乙醛含量的积累.
    分离自蒙古国发酵乳制品的保加利亚乳杆菌产酸特性及发酵乳的酸组分
    扎木苏, 秦艳婷, 乌仁图雅, 任艳, 王雪妮, 刘文俊, 孟和毕力格, 张和平
    2014, 37(1):  6-10.  DOI: 10.15922/j.cnki.jdst.2014.01.002
    摘要 ( )   HTML ( )   PDF (153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保加利亚乳杆菌生产菌株结合实验室不同分离源的库存菌株为研究对象,评价保加利亚乳杆菌后酸化过程.选取12株分离自蒙古国不同地区发酵乳制品中保加利亚乳杆菌菌株结合1株商业菌株为研究对象并发酵酸奶,在发酵完成后的低温贮藏阶段(0~48 h、7d、14d和21 d),分别测定菌株发酵酸奶所需时间、贮藏期间滴定酸度、pH值以及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有机酸含量,综合发酵产酸特性和酸奶后发酵过程中酸组分含量变化,最终得到弱后酸化菌株IMAU20458.
    加工工艺
    不同球杆菌比例的发酵剂对发酵乳品质的影响
    陈世贤, 高鹏飞, 张兴昌, 赵子夫, 孙婷, 安颖
    2014, 37(1):  11-15.  DOI: 10.15922/j.cnki.jdst.2014.01.003
    摘要 ( )   HTML ( )   PDF (169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商业发酵剂G027为对照,将嗜热链球菌PZST4和保加利亚乳杆菌PZLB5按照不同的比例复配,研究其对发酵乳发酵时间、贮藏过程中酸度、质构、脱水收缩性及风味的影响.结果显示,发酵剂中球杆菌活菌数比例的不同对发酵乳品质有显著影响,球杆菌活菌数比例为5000∶1时,发酵乳各项指标都优于其他组合,为最理想的球杆菌搭配组合.
    亚硫酸氢钠对高温灭菌再制干酪色泽的影响
    樊继鹏, 李晓芹, 吴新, 余雯静, 吴森明, 张丽萍
    2014, 37(1):  16-18.  DOI: 10.15922/j.cnki.jdst.2014.01.004
    摘要 ( )   HTML ( )   PDF (150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解决再制干酪高温灭菌过程中的褐变.以亮度L*值、红度a*值、黄度b*值及色差△E为评定指标,考察了不同添加量的亚硫酸氢钠(NaHSO3)对高温灭菌再制干酪色泽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0.2~0.8 g/kg NaHSO3对再制干酪高温灭菌过程中防褐变效果良好.
    分析检测
    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饲料、牛乳及乳制品中双氰胺
    胡雪, 李翠枝, 白艳梅, 段国霞, 赵静, 李慧秀
    2014, 37(1):  19-22.  DOI: 10.15922/j.cnki.jdst.2014.01.005
    摘要 ( )   HTML ( )   PDF (158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检测饲料、牛乳及乳制品中双氰胺的方法.研究适用于检测饲料、牛乳及乳制品的前处理方法,并对色谱柱进行了选择.样品经乙腈提取、C18固相萃取填料净化后,低温冷冻离心除掉杂质,含0.1%甲酸的乙腈溶液和含0.1%甲酸的10 mmol/L甲酸铵水溶液梯度洗脱,通过Acquity BEH Amide色谱柱分离,电喷雾正离子多反应监测模式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该方法在1~1 000 μg/L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大于0.995,饲料定量限最高40 μg/kg.不同添加质量浓度的回收率为80.5%~108.4%,相对标准偏差小于7.0%.该方法具有简单方便、检测周期短,适用于饲料、牛乳及乳制品检测等特点.
    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器法测定乳和乳粉中尿素含量
    宋薇, 张姝, 陈晓旭, 宋莉, 赵永彪, 宋桂雪
    2014, 37(1):  23-26.  DOI: 10.15922/j.cnki.jdst.2014.01.006
    摘要 ( )   HTML ( )   PDF (163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器法测定乳及乳粉中尿素的方法.样品经乙醇水溶液提取后,在酸性条件下与9-羟基呫吨衍生反应,以乙腈和乙酸钠溶液做流动相,C18反相色谱柱分离,荧光检测器λex为213 nm和λem为308 nm测定,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在0.1~10.0 μg/mL范围内线性良好,R2> 0.999,配方奶粉和液态奶中加标回收率分别为104%~106%和83.4%~101%,RSD分别为2.1%~5.7%和3.2%~4.9%.在乳粉和液态奶中方法检出限分别为30 mg/kg和12 mg/kg.该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结果准确可靠,检验数据重现性好.
    专题论述
    牦牛乳作为婴儿配方奶粉奶源的营养与安全性
    周让, 王秀英, 吕晓华
    2014, 37(1):  27-30.  DOI: 10.15922/j.cnki.jdst.2014.01.007
    摘要 ( )   HTML ( )   PDF (131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是世界上拥有牦牛种群和数量最多的国家,对某些特定人群而言,牦牛乳的生物学特点意义重大.与普通牛乳、羊乳和人乳的各营养素含量相比,牦牛乳的蛋白质、脂肪、乳糖、矿物质和维生素含量均高于普通牛羊乳,必需氨基酸、必需脂肪酸、乳糖及矿物质含量更接近人乳.另外,牦牛乳含有的二十碳五烯酸和二十二碳六烯酸等功能性脂肪酸,是普通牛羊乳所不具有的.在安全性上,牦牛乳特有的蛋白质比普通牛乳蛋白质更不易引起过敏且容易消化吸收,所含共轭亚油酸的安全性评价实验与人群研究表明其无任何毒副作用.牦牛乳以其特有的营养性和安全性,可望为我国婴儿配方奶粉领域增加新品种.
    羊乳酪蛋白稳定性分析
    史永翠, 李钰, 娄新曼, 王存芳
    2014, 37(1):  31-34.  DOI: 10.15922/j.cnki.jdst.2014.01.008
    摘要 ( )   HTML ( )   PDF (118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羊奶酪蛋白稳定性的高低直接决定着羊奶蛋白质的品质,为了获得高品质的羊奶有必要对羊奶中的酪蛋白稳定性进行分析研究.本文概述了我国羊奶制品行业的发展现状,对羊奶酪蛋白的特性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并总结了影响羊奶酪蛋白稳定性的因素.综述了温度、pH值、无机盐离子、食品添加剂及超高压处理分别对羊奶酪蛋白稳定性的影响.对羊奶酪蛋白稳定性的控制对羊奶产品的开发具有一定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