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2014年 第37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14-06-30
    加工工艺
    褐色乳酸菌饮料加工工艺优化
    邵士凤, 刘洋, 提伟钢
    2014, 37(3):  1-4.  DOI: 10.15922/j.cnki.jdst.2014.03.001
    摘要 ( )   HTML ( )   PDF (151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脱脂乳粉与葡萄糖为原料,经热处理发生美拉德反应,再通过干酪乳杆菌长时间发酵,添加白砂糖、稳定剂、酸味剂等辅料制得褐色乳酸菌饮料.通过对热处理条件、稳定剂、糖酸比等参数的优化,开发出一种风味浓郁稳定性较好的褐色乳酸菌饮料工艺.结果表明:杀菌条件115℃、15 min;稳定剂最优组合为羧甲基纤维素添加量0.10%、海藻酸丙二醇酯添加量0.05%、果胶添加量0.15%;糖酸比为蔗糖添加量9%,pH 4.0.
    分析检测
    呼和浩特地区母乳中脂溶性VA、VD、VE含量
    方芳, 李婷, 李艳杰, 刘彪, 叶文慧
    2014, 37(3):  5-7.  DOI: 10.15922/j.cnki.jdst.2014.03.002
    摘要 ( )   HTML ( )   PDF (145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对母乳中脂溶性VA、VD、VE含量进行测定,分析母乳脂溶性维生素在不同泌乳期的含量特点及变化情况,并结合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评估呼市地区母乳脂溶性VA、VD、VE的营养现状,为婴儿粉产品开发提供一定参考.结果表明,母乳初乳VA、VE含量分别为0.11mg/100mL和0.93mg/100mL,母乳成熟乳VA、VE含量分别为0.05mg/100mL和0.29mg/100mL,初乳和成熟乳中VD的含量很低,无法测出.母乳脂溶性VA、VE的含量随泌乳期的延长而逐渐减少,并且研究发现呼市地区母乳中VA含量较丰富,能够满足婴儿需求,而VD、VE含量较低,不能满足婴儿需求,需要在饮食中进行强化和补充.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快速测定乳与乳粉中20种同化激素
    蔡玮红, 何敏恒, 李秀英, 黄金凤, 杜伟锋, 李佩斯, 冼燕萍, 侯向昶, 郭新东
    2014, 37(3):  8-12.  DOI: 10.15922/j.cnki.jdst.2014.03.003
    摘要 ( )   HTML ( )   PDF (155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建立了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同时测定乳与乳粉中11种甾类和9种β-受体激动剂类同化激素的快速确证方法.样品经体积分数0.1%甲酸乙腈溶液提取,正己烷脱脂,HLB固相萃取柱净化后,以0.1%甲酸甲醇-0.1%甲酸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通过C8色谱柱分离,电喷雾正离子多反应监测模式检测.在优化条件下,20种目标物在0.05~50 μg/L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6;方法定量限(RSN=10)在0.1~1.0 μg/kg之间;不同添加水平回收率为52.8%~97.4%,相对标准偏差(n=6)为2.8%~9.6%.多种市售纯牛奶和乳粉的测定结果表明,该方法操作简单、测定结果准确,可用于乳与乳粉中甾类和β-受体激动剂类激素多残留的快速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奶粉中磷脂酰丝氨酸含量
    岳虹, 赵贞, 高敏, 吕海燕, 刘丽君, 李翠枝
    2014, 37(3):  13-15.  DOI: 10.15922/j.cnki.jdst.2014.03.004
    摘要 ( )   HTML ( )   PDF (146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建立了奶粉中磷脂酰丝氨酸的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的测定方法.采用氯仿甲醇混合溶剂做为提取剂,Diol色谱柱上分离,正己烷-异丙醇-乙酸-三乙胺和异丙醇-水-乙酸-三乙胺的二元系统进行梯度洗脱.每100 g奶粉中磷脂酰丝氨酸添加量为50~150 mg时,回收率大于85%.定量限30 mg/100 g.该方法具有结果准确,操作简便,重复性好等优点,可用于奶粉中磷酯酰丝氨酸的检测.
    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乳制品中的叶黄素
    赵贞, 高敏, 万鹏, 吕海燕, 陈静, 李翠枝
    2014, 37(3):  16-18.  DOI: 10.15922/j.cnki.jdst.2014.03.005
    摘要 ( )   HTML ( )   PDF (143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建立了乳制品中的叶黄素液相色谱分析方法.样品经丙酮提取后,以甲醇-甲基叔丁基醚为流动相,反相色谱分离,紫外检测器445 nm进行检测,外标法定量.该方法具有良好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回收率为86.9%~101.2%,相对标准偏差为2.56%~4.05%,定量检出限0.02 mg/kg,线性范围0.02~4 mg/kg.
    专题论述
    酶改性干酪的研究进展
    刘金龙, 陈树兴, 张敏, 任发政
    2014, 37(3):  19-22.  DOI: 10.15922/j.cnki.jdst.2014.03.006
    摘要 ( )   HTML ( )   PDF (122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酶改性干酪是指以不同成熟期的天然干酪为原料,通过酶解工艺生产的,具有浓郁干酪风味的一种食品配料.作为一种浓缩干酪风味物质,为了满足各种感官特性需求,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从酶改性干酪的生产工艺流程、品质评价以及风味改善等几个方面,综述了国内外相关研究与开发的进展情况,展望了其在中国发展的前景与方向.
    羊乳及其制品的脱膻技术与市场现状
    娄新曼, 李钰, 史永翠, 王存芳
    2014, 37(3):  23-26.  DOI: 10.15922/j.cnki.jdst.2014.03.007
    摘要 ( )   HTML ( )   PDF (127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近年来,随着牛奶问题的不断出现,越来越多的学者和消费者开始关注羊奶,其营养价值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可.为了对羊奶有更深的认识,本文主要是对羊奶的营养保健优势,羊奶膻味的去除方法,羊奶各类产品及羊奶的发展前景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和探讨.
    环境因素对奶牛生产风险的影响
    李宁
    2014, 37(3):  27-30.  DOI: 10.15922/j.cnki.jdst.2014.03.008
    摘要 ( )   HTML ( )   PDF (127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环境因素影响奶牛的泌乳量、发育、繁殖等生产性能,在奶牛生产中,得出规避环境风险因素的方法,提高奶牛生产效益、降低奶牛生产风险.方法:通过阐述温度、湿度、光照、噪音等环境因素对奶牛生产的影响,并对其影响进行分析,结果:得出通过控制水、乳汁、牛舍的温度,调整光照时间,避免噪音,控制湿度等其他环境卫生措施,提高泌乳量、增强抵抗力、提高饲料利用率、提高繁殖功能.结论:通过调整环境,可以降低奶牛生产中的风险,提高奶牛生产性能,增加养殖者经济效益.
    食品中低聚果糖的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李秀英, 黄金凤, 冼燕萍, 侯向昶, 林森煜, 郭新东
    2014, 37(3):  31-34.  DOI: 10.15922/j.cnki.jdst.2014.03.009
    摘要 ( )   HTML ( )   PDF (130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低聚果糖是一种新颖的食品添加剂,生理功效良多,随着低聚果糖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利用现代检测技术对食品中低聚果糖的添加情况进行监测具有必要性.本文系统地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检测食品中低聚果糖的方法,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法、离子色谱法等较常用方法,以及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离子化质谱法、气相色谱-质谱法等技术;并总结了各方法的性能及优缺点.以便为食品中低聚果糖的有效、快速检测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