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2017年 第40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17-03-01
    基础研究
    pH值对海藻酸丙二醇酯溶液流变特性的影响
    吴伟都, 朱慧, 王雅琼, 李言郡
    2017, 40(2):  1-4.  DOI: 10.15922/j.cnki.jdst.2017.02.001
    摘要 ( )   PDF (183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作为一种增稠剂,海藻酸丙二醇酯广泛应用于乳制品或乳饮料中。采用AR-G2流变仪,通过稳态流动、应变扫描、频率扫描、动态黏弹性温度扫描及动态黏度温度扫描等实验研究pH值对海藻酸丙二醇酯溶液流变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pH值的增加使海藻酸丙二醇酯溶液的黏度降低,同时使其黏弹性与复合黏度降低,损耗正切增加。另外,pH值低于7时,海藻酸丙二醇酯溶液的剪切稀化程度减弱,pH值高于7时,溶液的剪切稀化程度增强。同时,pH值影响海藻酸丙二醇酯溶液的黏度及黏弹性的温度效应。
    原料乳中耐冷假单胞菌的种类及其肽酶活力
    徐煜
    2017, 40(2):  5-9.  DOI: 10.15922/j.cnki.jdst.2017.02.002
    摘要 ( )   PDF (158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冷藏的原料乳中,假单胞菌经常出现并成为主导菌群,其分泌的耐热酶会使原料乳变质。对从原料乳中分离的102株假单胞菌经rpoB基因测序进行菌种分析,用偶氮酪蛋白测试所有假单胞菌在2种培养条件(30℃培养2d或6℃培养8d)下胞外肽酶的蛋白水解活性和耐热性。结果表明: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是假单胞菌中最主要的菌种,其次是莓实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ragi)和假单胞菌sp1 (Pseudomonas sp1)。不同假单胞菌菌种之间的产肽酶能力存在明显差异。大多数荧光假单胞菌(23/41)在不同温度(30℃和6℃)条件下培养后能产肽酶,而大多数的假单胞菌sp1不产肽酶,所有分离的莓实假单胞菌(13/13)只在6℃条件下产肽酶,大多数的假单胞菌所产肽酶都有热稳定性。在6℃培养条件下,荧光假单胞菌菌株M02有最高肽酶活力(11.78ΔA/ (h·mL)),其胞外肽酶最佳催化pH值为6.5,最佳催化温度为40℃。当M02的接种浓度为103 CFU/mL时,6℃培养5d就能使脱脂乳溶液产生沉淀。对耐冷假单胞菌的种类和产肽酶能力进行分析和考察有助于提高原料乳或乳制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加工工艺
    响应面法优化花香型阿胶羊乳膏的制备工艺
    张雪喜, 王存芳
    2017, 40(2):  10-16.  DOI: 10.15922/j.cnki.jdst.2017.02.003
    摘要 ( )   PDF (260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Box-Behnken响应面优化确定花香型阿胶羊乳膏的加工工艺及配方,并测定及分析其主要理化指标,明确产品的保健功效。结果表明:最佳工艺参数下的配方(均为质量分数)为:脱脂羊乳62.4%、阿胶6.2%、花汁14.9%及复合胶凝剂0.075%,在此条件下所制得的产品感官评分可达9.6分,凝胶强度为35.8 g。理化指标分析结果表明:产品中蛋白质含量≥6.80 g/100 g产品,脂肪含量≤4.00 g/100 g产品,该产品为高蛋白、低脂产品,具有补血养颜之功效。
    绿豆蛋白乳饮料的制备及其稳定性
    吴玉莹, 刘阳, 任华华, 李桂杰, 刘婷婷, 张旭
    2017, 40(2):  17-22.  DOI: 10.15922/j.cnki.jdst.2017.02.004
    摘要 ( )   PDF (225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复合稳定剂中黄原胶、羧甲基纤维素(carboxy methyl cellulose,CMC)、海藻酸丙二醇酯(propylene glycol alginate,PGA)的复配比例为1∶1.5∶6.25。在乳饮料生产中添加绿豆蛋白,以感官评分和产品的乳化稳定性为考核指标,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产品的最佳配方,同时考察其热稳定性的变化。结果表明:最佳配方为乳粉8.0%、绿豆蛋白1.0%、绵白糖10.0%、复合稳定剂0.4%及柠檬酸0.3%(以上均为质量分数),按此配方生产的绿豆蛋白乳饮料乳香浓郁、口感细腻、甜度适中,乳化稳定性为98.60%。饮料中乳蛋白含量为1.95%,符合GB/T21732-2008《含乳饮料》中的标准要求。
    分析检测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发酵乳饮料中果糖、葡萄糖、蔗糖、麦芽糖及乳糖含量
    岳虹, 赵贞, 刘丽君, 李翠枝, 邵建波
    2017, 40(2):  23-26.  DOI: 10.15922/j.cnki.jdst.2017.02.005
    摘要 ( )   PDF (153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建立基于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法测定发酵乳饮料中果糖、葡萄糖、蔗糖、麦芽糖及乳糖含量的方法。用水作为提取剂,乙腈-水混合溶液作为流动相,采用糖柱进行分离,示差检测器检测。当果糖、葡萄糖、蔗糖、麦芽糖及乳糖的添加量在0.2%~10.0%时,加标回收率为92.6%~102.0%,相对标准偏差(n=6)小于3.00%,定量检出限为0.2%。该方法具有快速、准确、稳定性好、灵敏度高等优点,可用于发酵乳饮料中果糖、葡萄糖、蔗糖、麦芽糖及乳糖含量的检测。
    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乳品中的马尿酸和苯甲酸
    赵贞, 刘春霞, 刘丽君, 岳虹, 万鹏, 李翠枝
    2017, 40(2):  27-29.  DOI: 10.15922/j.cnki.jdst.2017.02.006
    摘要 ( )   PDF (147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建立乳制品中马尿酸和苯甲酸的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分析方法。样品用乙酸铅沉淀过滤后,C18反相色谱柱分离,以乙酸铵-甲醇溶液为流动相,采用紫外检测器于230 nm波长处检测。结果表明:马尿酸和苯甲酸在1~100 mg/k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收率为95.3%~103.6%。本方法用于乳制品中马尿酸和苯甲酸的测定,前处理简单、定量准确,且重复性好。
    酸乳中葡糖醋杆菌赖解旋酶恒温基因扩增检测方法的建立
    唐心怡, 刘波, 张涛, 李永艳, 张翠侠, 王赞, 章晶晶, 周巍
    2017, 40(2):  30-33.  DOI: 10.15922/j.cnki.jdst.2017.02.007
    摘要 ( )   PDF (181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建立酸乳中葡糖醋杆菌的赖解旋酶恒温基因扩增(helicase-dependent isothermal DNA amplification,HDA)检测方法。根据葡糖醋杆菌16S基因序列(基因号为HQ677466.1)设计特异性引物,并优化反应体系中UvrD解旋酶和T4 gp32的浓度。通过HDA法直接检测酸乳中的葡糖醋杆菌,并确定其检出限,在建立的HDA体系中对酸乳中多种菌株进行扩增和电泳检测,验证方法的特异性。结果表明:用HDA法检测酸乳中葡糖醋杆菌,得到了与设计序列长度(101 bp)一致的基因片段,检出限为102 CFU/g,反应体系中UvrD解旋酶和T4 gp32的适宜添加量分别为0.1 μg和5.0 μg。该方法用于检测酸乳中葡糖醋杆菌的灵敏度高、耗时短。
    专题论述
    婴幼儿配方乳粉标签规范管理分析
    龙继红
    2017, 40(2):  34-37.  DOI: 10.15922/j.cnki.jdst.2017.02.008
    摘要 ( )   PDF (112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婴幼儿配方乳粉标签标识存在着产品名称混乱、配料表与营养成分标识不规范、声称功能不当、来源声称混乱、增加与标签无关项目等问题,极易误导消费者,因此,必须对婴幼儿配方乳粉的标签标识进行规范和管理,明确主体责任,保障婴幼儿食品安全,促进行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