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乳业科学与技术》官方网站!
分享到: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ISSN 1671-5187
CN 31-1881/S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在线期刊
当期目录
最新录用
过刊浏览
点击排行
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
E-mail Alert
投稿指南
期刊订阅
联系我们
English
当期目录
2020年 第43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20-09-01
上一期
下一期
基础研究
驴乳和马乳蛋白质组分及其消化特性
许晶辉, 王朝霞, 张富新, 蔡俊娜
2020, 43(5): 1-7. DOI:
10.15922/j.cnki.jdst.2020.05.001
摘要
(
)
HTML
(
)
PDF
(2950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驴乳和马乳的蛋白质组分研究为基础,结合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研究驴乳和马乳中蛋白质的消化特性。结果表明:驴乳和马乳在模拟胃液中消化120 min时酪蛋白的消化率分别为97.9%和96.7%,在模拟肠液中消化30 min时酪蛋白的消化率分别为98.6%和97.7%,在模拟胃肠液中消化30 min时蛋白质近乎消化完全,且马乳蛋白质比驴乳蛋白质更易消化;基于驴乳和马乳酪蛋白在模拟胃液和模拟肠液中消化30 min后的结果发现,驴乳和马乳中蛋白质主要在模拟肠液中消化,且马乳蛋白质更易消化。
模拟胃肠道消化过程中活性物质对牛乳的降脂作用
王静萱, 安悦嘉, 史昕阳, 曹歌, 李馨宁, 梁肖娜, 杨梅, 曹雪妍, 岳喜庆
2020, 43(5): 8-12. DOI:
10.15922/j.cnki.jdst.2020.05.002
摘要
(
)
HTML
(
)
PDF
(219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牛乳为材料,研究模拟胃肠道消化过程中活性物质对牛乳中蛋白质体外消化率、抑制胰脂酶活性及胆固醇胶束溶解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牛乳蛋白质体外消化率与活性物质添加量成反比,随表没食子儿茶素(epigallocatechin,EGC)添加量增加,蛋白质体外消化率从90.94%降至68.37%,随β-葡聚糖添加量的增加,蛋白质消化率从90.94%降至86.00%;当体系中加入乳蛋白时,随着乳蛋白添加量的增大,EGC对胰脂酶活性的抑制率有不同程度下降,β-葡聚糖及功能性成分混合液(β-葡聚糖2.5 g/L、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 3.0 g/L、EGC 2.0 g/L)对胆固醇胶束溶解度的抑制率下降。活性物质对牛乳降脂作用的影响为功能成分混合液>β-葡聚糖。
分析检测
福林酚衍生分光光度法测定固体奶茶饮料中茶多酚含量
岳虹, 宁月莲, 文静, 黄晓燕, 胡文慧, 赵贞, 刘丽君, 李翠枝
2020, 43(5): 13-16. DOI:
10.15922/j.cnki.jdst.2020.05.003
摘要
(
)
HTML
(
)
PDF
(155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建立固体奶茶饮料中茶多酚含量的福林酚衍生测定方法。分别考察提取试剂、提取次数、提取温度及衍生试剂关键参数,得出样品中茶多酚用体积分数70%甲醇溶液在70 ℃水浴条件下提取2 次,福林酚试剂氧化提取液,最大吸收波长765 nm,用没食子酸作为校正标准定量检测固体奶茶饮料中的茶多酚。以全脂乳粉为基质进行加标回收实验,当加标量为850~4 500 mg/kg时,回收率为98.9%~104.9%,稳定且准确度良好。针对茶多酚含量不同的奶茶粉进行6 次平行实验,相对标准偏差为0.29%~0.84%,精密度良好。该方法具有结果准确、操作简便、重复性好、使用仪器简便易得等优点,可用于固体奶茶饮料中茶多酚的检测。
不同乳制品中α-乳白蛋白、β-乳球蛋白和乳铁蛋白的测定
张敏, 王瑶, 苏运聪, 马晓冲, 柴艳兵, 张耀广, 李飞, 李兴佳
2020, 43(5): 17-21. DOI:
10.15922/j.cnki.jdst.2020.05.004
摘要
(
)
HTML
(
)
PDF
(2516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牛乳和婴幼儿配方乳粉中α-乳白蛋白、β-乳球蛋白和乳铁蛋白含量的方法。样品中加入超纯水溶解,经过二硫苏糖醇和碘代乙酰胺溶液反应打开二硫键并保护巯基后,加入胰蛋白酶溶液进行酶解,反应结束后用乙腈水溶液定容,离心,移取上清液待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α-乳白蛋白、β-乳球蛋白和乳铁蛋白标准曲线在0~100 μg/mL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5;α-乳白蛋白、β-乳球蛋白和乳铁蛋白在生乳中的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3.5%~117.1%,相对标准偏差为1.4%~6.7%。该方法前处理操作简便,分析速度快,灵敏度高,可用于牛乳和乳粉中α-乳白蛋白、β-乳球蛋白和乳铁蛋白含量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乳粉中玉米黄质含量
胡雪, 段国霞, 宫慧丽, 刘春霞, 陈静, 武伦玮, 刘丽君, 李翠枝, 吕志勇
2020, 43(5): 22-25. DOI:
10.15922/j.cnki.jdst.2020.05.005
摘要
(
)
HTML
(
)
PDF
(160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建立乳粉中玉米黄质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室温条件下,乳粉样品经氢氧化钾溶液皂化,使玉米黄质游离,再以乙醚-正己烷-环己烷混合溶剂提取,冷冻脱脂,采用梯度洗脱程序进行洗脱,C30色谱柱分离,紫外检测器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乳粉中玉米黄质的检出限为30 μg/100 g,定量限为100 μg/100 g;当乳粉中玉米黄质加标量为90~811 μg/100 g时,加标回收率为85.8%~102.2%,相对标准偏差为1.43%~2.76%。该方法具有较好的准确度、精密度和重复性,灵敏度较高。
专题论述
人乳寡糖2’-岩藻糖基乳糖的生物法制备技术研究进展
徐铮, 李娜, 朱婉莹, 张雯瑞, 陈盈利, 罗正山
2020, 43(5): 26-30. DOI:
10.15922/j.cnki.jdst.2020.05.006
摘要
(
)
HTML
(
)
PDF
(166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人乳寡糖是母乳的重要活性成分,其中2’-岩藻糖基乳糖(2’-fucosyllactose,2’-FL)占比最高,对婴幼儿生长发育效果明显,是极具潜力的新型营养强化剂。近年来,2’-FL的生物合成方法取得长足进步,产量已经达到产业化水平,国外很多跨国公司均开始布局2’-FL的制备技术,国内高校和企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因此针对该项技术的探讨与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2’-FL的生物制造途径进行综述,总结近年来报道的几种2’-FL合成新方法。
人乳低聚糖研究进展
揭良, 苏米亚, 贾宏信, 陈文亮, 齐晓彦
2020, 43(5): 31-36. DOI:
10.15922/j.cnki.jdst.2020.05.007
摘要
(
)
HTML
(
)
PDF
(162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人们对人乳低聚糖(human milk oligosaccharides,HMOs)分布、有益生物活性,特别是调节人体肠道菌群益生元活性的认识日益深入,HMOs的相关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然而,HMOs的应用通常是困难的,挑战在于适用于婴幼儿配方乳粉HMOs的特殊选择和天然来源中有限的HMOs含量,特殊HMOs应用的困难在于对于特定HMOs含量及其对儿童健康影响的研究很少。本文综述母乳中复杂的HMOs成分、可能的产品来源、功能和安全问题等方面的研究现状,重点综述HMOs成分、HMOs来源、HMOs生物活性的最新研究进展及未来研究方向。
乳脂肪球膜组成及分离提取技术研究进展
曹文慧, 高增丽, 乌云, 李洪亮, 母智深
2020, 43(5): 37-42. DOI:
10.15922/j.cnki.jdst.2020.05.008
摘要
(
)
HTML
(
)
PDF
(191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乳中的脂肪以脂肪球的形态存在,被3 层膜包裹,称之为乳脂肪球膜(milk fat globule membrane,MFGM)。由于MFGM生物学功能和乳化潜力的相关报道,MFGM引发了广泛研究。本文综述MFGM的结构、组成、分离提取方法以及不同分离提取方法中工艺参数变化对MFGM组成的影响。
核酸适体在乳及乳制品检测中的应用
张亚丽, 牛立沙, 赵丽敏, 范素芳, 黄云霞, 张岩, 范斌
2020, 43(5): 43-48. DOI:
10.15922/j.cnki.jdst.2020.05.009
摘要
(
)
HTML
(
)
PDF
(161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核酸适体技术是新型检测技术,因其特异性、高亲和性、快速、低成本等众多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乳及乳制品等动物源食品安全检测领域。本文对核酸适体筛选技术的原理和类别进行介绍,并对其在乳及乳制品中添加剂、激素、抗生素残留、真菌毒素、病原微生物污染检测等方面的应用和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植物酸乳法规现状及分析
花榜清, 张锋华, 苏永红
2020, 43(5): 49-52. DOI:
10.15922/j.cnki.jdst.2020.05.010
摘要
(
)
HTML
(
)
PDF
(152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近年来,植物酸乳逐渐步入市场,并以无乳糖、低胆固醇等健康概念吸引消费者的眼球。目前,美国、欧盟和我国对植物酸乳均以饮料进行管理。其中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已经计划编写发布植物乳和植物酸乳的行业指南,欧盟法规中则禁止使用植物酸乳概念。在我国,植物酸乳的概念也未写入相关的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中。但植物酸乳作为一种新兴产品具有植物基本身的优点,经发酵后营养价值有所提升,应尽快制定相关的标准法规来规范市场。本文通过对比美国、欧盟及国内的相关法规标准,针对植物酸乳本身的特殊性提出植物酸乳法规管理的建议。
期刊基本信息
双月刊,创刊于1978年
曾用刊名:上海奶牛
主管单位:光明食品(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
协办单位:乳业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食品杂志社
ISSN 1671-5187
CN 31-1881/S
下载中心
更多>>
《乳业科学与技术》杂志著作权转让约定书
乳业科学与技术中图分类号查询
学术不端行为稿件的处理
远程投稿步骤
投稿须知-2020
友情链接
更多>>
光明乳业集团
中国食品杂志社
食品科学
食品科学与人类健康
肉类研究
访问统计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在线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