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2015年 第38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15-02-28
    基础研究
    牦牛乳酪蛋白酶解产物二肽基肽酶-Ⅳ抑制活性和特性分析
    宋佳佳, 白函瑜, 王倩, 宋珏, 毛学英
    2015, 38(1):  1-4.  DOI: 10.15922/j.cnki.jdst.2015.01.001
    摘要 ( )   HTML ( )   PDF (149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牦牛乳酪蛋白为原料,利用碱性蛋白酶、木瓜蛋白酶和胰蛋白酶制备酪蛋白酶解产物,研究其二肽基肽酶-Ⅳ(dipeptidyl peptidase-Ⅳ,DPP-Ⅳ)抑制活性和理化特性.以DPP-Ⅳ抑制率为指标,研究水解时间和蛋白酶的种类对酶解产物DPP-Ⅳ抑制活性的影响,以水解度、三氯乙酸氮溶解指数(trichloroacetic acid-nitrogen soluble index,TCA-NSI)、溶解性和灰分含量为指标,评价酶解产物的理化特性.结果表明:对于相同水解时间点获得的酶解产物,木瓜蛋白酶酶解产物的DPP-Ⅳ抑制活性显著高于其他2种蛋白酶的酶解产物(P<0.05).利用木瓜蛋白酶水解0.50 h的酶解产物具有最高的DPP-Ⅳ抑制活性(抑制率可达(53.95±1.57)%)、较高的水解程度以及最低的灰分含量.说明利用蛋白酶水解技术能够使牦牛乳酪蛋白中具有DPP-Ⅳ抑制活性的多肽释放,木瓜蛋白酶酶解产物可作为功能性乳基料用于功能性食品的开发.
    北京及周边地区牛乳的凝固性分析
    郑喆, 孙雨辰, 杨贞耐
    2015, 38(1):  5-8.  DOI: 10.15922/j.cnki.jdst.2015.01.002
    摘要 ( )   HTML ( )   PDF (179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对北京和山东等地不同规模奶牛饲养场的牛乳凝固性的调查,分析奶牛年龄、胎次、泌乳期、季节和饲养方式等因素对牛乳凝固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牛乳经发酵或凝乳酶作用后所形成的凝乳质量与牛乳的来源密切相关.随着奶牛年龄和胎次的增长,牛乳的凝乳质量呈现下降趋势,同时,产仔后泌乳中期的牛乳的凝乳质量较之前期和后期更低;全年中秋季和冬季凝乳质量较好.较大规模化的牛群饲养方式有利于牛乳品质及凝乳质量的提高.
    牛乳中荧光假单胞菌耐热性脂肪酶的活性影响因素
    石璞洁, 李琳, 刘猛, 王韫, 涂茂林, 杨戬, 樊凤娇, 杜明, 张兰威
    2015, 38(1):  9-12.  DOI: 10.15922/j.cnki.jdst.2015.01.003
    摘要 ( )   HTML ( )   PDF (156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新鲜牛乳中分离到的荧光假单胞菌为研究对象,对其分泌产生的耐热性脂肪酶进行纯化,并研究不同温度、pH值、Ca2+质量浓度对该脂肪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初步纯化的脂肪酶分子质量为55 kD,纯度为91.5%,并且发现该耐热性脂肪酶在50℃、30 min,63℃、30 min,72℃、20 s,90℃、10 min,121℃、0.1 MPa、20 min处理之后,相对酶活力分别为75.02%、86.21%、73.25%、17.62%、13.63%;并且该脂肪酶的最适温度为63℃,最适pH值为8.0;在荧光假单胞菌体外,Ca2+质量浓度对荧光假单胞菌脂肪酶的活力并无显著影响.
    超声波处理对牛乳浓缩蛋白水溶性的影响
    樊凤娇, 刘猛, 王韫, 杨戬, 涂茂林, 石璞洁, 杜明, 张兰威
    2015, 38(1):  13-17.  DOI: 10.15922/j.cnki.jdst.2015.01.004
    摘要 ( )   HTML ( )   PDF (216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经贮藏后的牛乳浓缩蛋白(milk protein concentrate,MPC)的水溶性会下降,而MPC的水溶性直接影响其应用价值.本实验利用超声波技术处理新鲜和贮藏后的MPC,研究不同超声波处理条件对贮藏后的MPC水溶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处理(50、300、600 W分别处理5 min; 300 W分别处理3、5、10 min)贮藏后的MPC85,其水溶性显著下降;而超声处理(300 W或600 W分别处理3、5、10 min)新鲜MPC70后在50℃条件下贮藏30 d,其水溶性下降较缓慢且300 W处理10 min的水溶性下降得最慢.因此,在MPC生产过程中进行超声处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缓MPC贮藏过程中水溶性下降程度.
    分析检测
    利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生物传感器快速检测牛乳中的三聚氰胺
    邓绍立, 崔大付, 廉双秋
    2015, 38(1):  18-21.  DOI: 10.15922/j.cnki.jdst.2015.01.005
    摘要 ( )   HTML ( )   PDF (1457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牛乳中残留的三聚氰胺对人类健康具有重要危害.利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SPR)技术,建立一种快速定量检测牛乳中三聚氰胺的方法.以纳米金为媒介将三聚氰胺(melamine,MEL)连接到SPR传感芯片表面,优化最佳抗体用量和再生条件,测试芯片稳定性和方法的准确性.在无污染的牛乳中添加系列质量浓度的MEL,采用竞争抑制法建立抑制标准曲线,并对实际样品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芯片重现性好,重复检测60次相对标准偏差为5.05%,方法检测限为3.24 ng/mL,远低于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和国家有关部门规定的残留量.该方法在30 min内完成样品的前处理和检测,适合牛乳生产现场快速定量检测.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牛乳中β-谷甾醇
    赵晶, 石馨, 胡美杰, 刘波
    2015, 38(1):  22-25.  DOI: 10.15922/j.cnki.jdst.2015.01.006
    摘要 ( )   HTML ( )   PDF (1354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牛乳中β-谷甾醇的样品前处理步骤及方法可行性进行研究及优化设计.通过研究多个关键单因素对皂化温度、萃取剂选择、萃取次数及萃取过程中的振摇方式、旋转蒸发温度等因素的影响,最终得到了适用于对生鲜乳的前处理方法及步骤;并且研究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生鲜乳中β-谷甾醇含量的可行性.结果表明:采用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方法线性范围较宽,完全能满足常规牛乳试样中β-谷甾醇各质量浓度范围内的定量分析.该方法分析精密度高、重复性较好、分析结果准确、可靠性高.
    专题论述
    国内外原料乳中金黄色葡萄球菌风险评估研究综述
    李娇, 董庆利, 陆柏益, 叶兴乾, 刘东红, 丁甜
    2015, 38(1):  26-31.  DOI: 10.15922/j.cnki.jdst.2015.01.007
    摘要 ( )   HTML ( )   PDF (131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近年来我国乳品消费量持续增加,乳品质量安全关乎着人们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肠毒素引起的乳品中毒事件时有发生,逐本求源地针对原料乳开展金黄色葡萄球菌风险评估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本文根据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拟定的微生物风险评估的原则和指导方针,从危害识别、危害特征描述、暴露评估、风险描述四方面综述了关于原料乳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国内外风险评估的研究现状.通过国外成熟的定量风险评估案例,介绍关于原料乳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定量风险评估的基本框架,提出未来应加强构建肠毒素预测模型,较为系统的对原料乳从牧场到餐桌进行全程监控和风险评估的建议.
    乳铁蛋白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涂茂林, 杨戬, 刘猛, 石璞洁, 王韫, 樊凤娇, 杜明, 张兰威
    2015, 38(1):  32-37.  DOI: 10.15922/j.cnki.jdst.2015.01.008
    摘要 ( )   HTML ( )   PDF (1168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乳铁蛋白是一种重要的多功能蛋白,具有抗菌、抗肿瘤、抗过敏、调节免疫等多种生物学活性,相关基础研究及产品开发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因此,乳铁蛋白检测方法也备受关注.尤其是不同方法各自的优势、灵敏度、准确度及稳定性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差异,这也直接影响着该方法的适用范围.本研究对适合不同类型生物样品中乳铁蛋白的检测技术进行了阐述,主要有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酶联免疫吸附法、高效亲和色谱法、高效毛细血管电泳法以及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等检测技术,并分析比较了这些检测技术的不同优缺点,以期能为乳铁蛋白的研究与开发实践中选择恰当的检测方法提供一定的参考.
    功能性乳制品发展现状及趋势
    王韫, 杨戬, 樊凤娇, 刘猛, 杜明, 张兰威
    2015, 38(1):  38-43.  DOI: 10.15922/j.cnki.jdst.2015.01.009
    摘要 ( )   HTML ( )   PDF (148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乳制品行业发展迅速,乳制品已成为我国居民膳食营养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功能性乳制品是一种新兴的乳制品,主要通过添加益生菌或者生理活性物质,使乳制品具有相应不同的生理活性.本文针对我国乳制品市场整体情况、功能性乳制品种类及产品形式、功能性乳制品市场及消费情况、功能性乳制品开发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阐述与分析,并根据国内外相关产品和技术发展情况对中国功能性乳制品发展趋势提出了建议.本文对于功能性乳制品的产品开发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