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
  出版年
  关键词
结果中检索 Open Search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嗜热链球菌产酸特性及其发酵乳中有机酸组分分析
陈红霞, 德亮亮, 任艳, 张冬蕾, 杨彦荣, 刘文俊, 张和平
乳业科学与技术    2015, 38 (2): 1-5.   DOI: 10.15922/j.cnki.jdst.2015.02.001
摘要203)   HTML0)    PDF (1688KB)(128)    收藏
选取实验室分离自自然发酵乳制品中的5株嗜热链球菌菌株为研究对象,进行单菌株发酵酸乳,在发酵期间和酸乳4℃贮藏504 h阶段,分别测定菌株发酵时间、滴定酸度、pH值、活菌数以及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有机酸含量变化,研究嗜热链球菌发酵产酸特性及其酸乳贮藏期间后酸化及其有机酸组分的变化特性。结果表明:在42℃发酵期间,5株菌在发酵2h后pH值迅速下降,达到发酵终点时间在5~9h,发酵时间最短的是菌株IMAU10632和IMAU20772。在4℃贮藏504h期间,5株菌的pH值下降幅度在0.5左右,最终pH值稳定在4.2左右,产酸速度均较缓慢,均表现出嗜热链球菌后酸化能力弱的特点,且酸度值均在90oT以下。初步筛选出一株菌株IMAU10632,凝乳时间短、产酸速率快、后酸化能力较弱,在4℃贮藏期间活菌数维持在108CFU/mL以上。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 分离自蒙古国发酵乳制品的保加利亚乳杆菌产酸特性及发酵乳的酸组分
扎木苏, 秦艳婷, 乌仁图雅, 任艳, 王雪妮, 刘文俊, 孟和毕力格, 张和平
乳业科学与技术    2014, 37 (1): 6-10.   DOI: 10.15922/j.cnki.jdst.2014.01.002
摘要147)   HTML0)    PDF (1537KB)(98)    收藏
以保加利亚乳杆菌生产菌株结合实验室不同分离源的库存菌株为研究对象,评价保加利亚乳杆菌后酸化过程.选取12株分离自蒙古国不同地区发酵乳制品中保加利亚乳杆菌菌株结合1株商业菌株为研究对象并发酵酸奶,在发酵完成后的低温贮藏阶段(0~48 h、7d、14d和21 d),分别测定菌株发酵酸奶所需时间、贮藏期间滴定酸度、pH值以及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有机酸含量,综合发酵产酸特性和酸奶后发酵过程中酸组分含量变化,最终得到弱后酸化菌株IMAU20458.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