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高海娜,杨贞耐. 低聚半乳糖干预缓解肠道炎症的研究进展[J]. 乳业科学与技术, 2021, 44(6): 25-30. |
[2] |
李云飞, 栾庆民, 刘峰, 孙桂莲, 张莉, 李珍珍, 李克文. 2’-岩藻糖基乳糖生物合成专利技术研究进展[J]. 乳业科学与技术, 2021, 44(5): 51-57. |
[3] |
尚一娜, 马海然, 胡嘉杰, 冯志宽, 吴秀英. 低糖高纤维常温发酵乳工艺及配方优化[J]. 乳业科学与技术, 2020, 43(6): 7-13. |
[4] |
徐铮, 李娜, 朱婉莹, 张雯瑞, 陈盈利, 罗正山. 人乳寡糖2’-岩藻糖基乳糖的生物法制备技术研究进展[J]. 乳业科学与技术, 2020, 43(5): 26-30. |
[5] |
胡雪, 武伦玮, 刘丽君, 李翠枝, 吕志勇, 段国霞, 岳虹, 陈静, 刘春霞, 赵静. 离子色谱法测定低乳糖和无乳糖牛乳中乳糖含量[J]. 乳业科学与技术, 2019, 42(4): 21-24. |
[6] |
温国艳, 赵贞, 万鹏, 张立君, 陈喜荣, 孟根花, 李翠枝, 吕志勇. 离子色谱法检测乳粉中的低聚半乳糖[J]. 乳业科学与技术, 2019, 42(2): 18-22. |
[7] |
冯永强,贾凌云,胡志和,武文起,朱利民,李雅倩,方晴,程凯丽,赵旭飞. 无乳糖酸乳的制备及与普通酸乳的比较研究[J]. 乳业科学与技术, 2018, 41(6): 12-17. |
[8] |
韩瑨, 冯华峰, 吴正钧. 植物乳杆菌和肠膜明串珠菌共培养时的选择性计数法[J]. 乳业科学与技术, 2017, 40(4): 1-5. |
[9] |
岳虹, 赵贞, 刘丽君, 李翠枝, 邵建波.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发酵乳饮料中果糖、葡萄糖、蔗糖、麦芽糖及乳糖含量[J]. 乳业科学与技术, 2017, 40(2): 23-26. |
[10] |
李晶, 王存芳. 乳糖酶的固定化及其应用研究进展[J]. 乳业科学与技术, 2016, 39(6): 29-32. |
[11] |
高彩霞, 鄢明辉, 吴正钧. 利用特异性引物确定肠膜明串珠菌菌株BD1710的亚种归属[J]. 乳业科学与技术, 2016, 39(1): 5-7. |
[12] |
刘丽君, 李素琴, 赵贞, 岳虹, 李翠枝, 邵建波.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乳粉中异构化乳糖的含量[J]. 乳业科学与技术, 2016, 39(1): 11-13. |
[13] |
王凤仙, 刘博亚. 乳制品中异构化乳糖的色谱法检测研究进展[J]. 乳业科学与技术, 2015, 38(5): 33-36. |
[14] |
任江红, 李龙柱, 秦立虎, 王攀. 乳成分对凝固型酸乳贮藏品质的影响[J]. 乳业科学与技术, 2015, 38(4): 14-17. |
[15] |
周方方, 吴正钧, 徐致远, 吴江, 韩瑨, 刘振民, 郭本恒. 一种肠膜明串珠菌Leuco4发酵乳的特性[J]. 乳业科学与技术, 2015, 38(3): 10-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