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2017年 第40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17-07-01
    基础研究
    植物乳杆菌和肠膜明串珠菌共培养时的选择性计数法
    韩瑨, 冯华峰, 吴正钧
    2017, 40(4):  1-5.  DOI: 10.15922/j.cnki.jdst.2017.04.001
    摘要 ( )   PDF (217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植物乳杆菌ST-Ⅲ和肠膜明串珠菌BD1710在添加不同碳源的MRS固体培养基上的菌落形态差异,建立2株菌共培养时的2种选择性计数方法,分别为差值法和色差法。结果表明:2种方法均能够满足选择性计数的要求,且差值法中植物乳杆菌ST-Ⅲ和肠膜明串珠菌BD1710的平均检出率(97.2%和96.4%)均略高于色差法(95.4%和94.0%),因此差值法更适用于对精确度要求较高时数据的采集,而色差法具有操作简便和成本较低的优势,更适用于工厂进行快捷的活菌数量检测。
    壳寡糖对酸乳发酵特性及感官品质的影响
    纪小敏, 葛家珲, 韩姝葶, 王婷婷, 王宗继, 李进国, 毛学英
    2017, 40(4):  6-10.  DOI: 10.15922/j.cnki.jdst.2017.04.002
    摘要 ( )   PDF (166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壳寡糖质量浓度不同的酸乳为研究对象,探究壳寡糖对酸乳发酵特性及感官品质的影响。以pH值、滴定酸度、乳酸菌总数和流变特性为指标,研究壳寡糖对酸乳发酵特性的影响;以色泽、气味、组织状态和滋味为指标,评价壳寡糖对酸乳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壳寡糖质量浓度为50 mg/mL时,酸乳发酵过程中的滴定酸度值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壳寡糖质量浓度为0~100 mg/mL时,酸乳发酵过程中的pH值变化与对照组相似(P>0.05);随着壳寡糖添加量的进一步提高,壳寡糖酸乳在相同发酵时间内与对照组样品相比具有更低的滴定酸度、乳酸菌总数和更高的pH值(P<0.05);当壳寡糖质量浓度为0~100 mg/mL时,酸乳的各感官指标评分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且具有较优的风味。因此酸乳中壳寡糖的质量浓度为0~100 mg/mL时对酸乳的发酵特性和感官品质无不良影响,可将其应用于酸乳生产。
    分析检测
    牦牛乳中沃氏葡萄球菌的分离鉴定与耐药性分析
    魏超, 毛建霏, 代晓航, 郭灵安
    2017, 40(4):  11-14.  DOI: 10.15922/j.cnki.jdst.2017.04.003
    摘要 ( )   PDF (1481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利用Baird-Parker(BP)琼脂平板培养基分离牦牛乳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过程中分离得到经基质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 ionization-time of flight-mass spectrometry,MALDI-TOF-MS)鉴定为沃氏葡萄球菌的微生物,对其进行生化鉴定和抗生素药敏及抑菌实验,同时对牦牛乳样品中的抗生素残留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该菌具有沃氏葡萄球菌的生化特征,对大部分抗生素极敏感,仅复方新诺明对其没有抑制作用;牦牛乳样品均为抗生素残留阴性。虽然在牦牛乳中检测出了条件致病菌沃氏葡萄球菌,但因乳样品来源的环境纯净使其对大部分抗生素敏感。
    稳定同位素内标-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婴幼儿食品中双酚类化合物
    耿宁, 卢剑
    2017, 40(4):  15-19.  DOI: 10.15922/j.cnki.jdst.2017.04.004
    摘要 ( )   PDF (1779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建立同时测定婴幼儿配方食品中4种双酚类化合物(双酚A(bisphenol A,BPA)、双酚B(bisphenol B,BPB)、双酚F(bisphenol F,BPF)和双酚S(bisphenol S,BPS))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mdem mass spectrometry,HPLC-MS/MS)分析方法,分别对提取溶剂、色谱柱类型、MS参数和流动相进行优化,在优化后的最优实验条件下,对样品进行HPLC-MS/MS检测,同时进行方法学评价。结果表明:4种双酚类化合物在质量浓度为5.0~200.0μg/L范围内的线性关系良好,R2均大于0.9970,方法检出限(limit of detection,LOD)为1.5μg/kg;阴性样品中4种目标化合物的加标回收率(3个添加水平中各化合物的质量浓度分别为5.0、10.0、50.0μg/L)在84.0%~106.5%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RSD)为1.6%~6.4%。该方法净化效果好、灵敏度高、精密度良好、定量准确,适用于婴幼儿食品中双酚类化合物的定性及定量检测。
    包装贮运
    干法制粒工艺对奶片货架期及产品质量的影响
    霍小琰, 王振宇, 刘宝俊, 李威, 刘彪
    2017, 40(4):  20-25.  DOI: 10.15922/j.cnki.jdst.2017.04.005
    摘要 ( )   PDF (2503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对普通奶片和制粒奶片进行油脂氧化情况分析、加速实验和常温实验,比较2种样品的理化指标和感官指标变化,研究干法制粒工艺对奶片货架期及产品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经干法制粒工艺生产的奶片脂肪氧化速率略高于普通奶片,表面油含量显著高于普通奶片,加速实验及常温实验期间的其他理化指标和感官指标变化与普通奶片相似,且无显著差异,干法制粒工艺对奶片货架期无显著影响。
    二次巴氏杀菌对长保质期酸乳品质的影响
    沈玲
    2017, 40(4):  26-29.  DOI: 10.15922/j.cnki.jdst.2017.04.006
    摘要 ( )   PDF (216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经不同条件二次巴氏杀菌的长保质期酸乳的黏度、脱水收缩作用敏感性(susceptibility to syneresis,STS)和感官品质进行测定,将长保质期酸乳分别置于25、37℃条件下恒温贮藏,定期测定产品的霉菌、酵母菌数及菌落总数。结果表明:随着二次巴氏杀菌温度的升高,产品的黏度逐渐降低、STS逐渐增大;二次巴氏杀菌条件为60℃、30 s产品的喜好度最高,90℃、30 s杀菌产品的喜好度最低;本研究选择的二次巴氏杀菌条件能将残存的霉菌和酵母菌灭活,产品的菌落总数随着二次巴氏杀菌温度的升高而降低,且贮藏温度越高,产品越容易受到污染。综上所述,选择二次巴氏杀菌条件为70℃、30 s效果最佳。
    专题论述
    乳酸菌胞外多糖构效关系的研究进展
    姜陈波, 洪青, 杭锋
    2017, 40(4):  30-35.  DOI: 10.15922/j.cnki.jdst.2017.04.007
    摘要 ( )   PDF (1862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乳酸菌产生的胞外多糖(exopolysaccharides,EPS)在发酵乳制品的生产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能够改善产品的物理性质,且具有多种生理功能。不同菌种或菌株所产EPS的结构具有较大差异性,作用效果也不同。本文总结了近几年来乳酸菌EPS结构及其对发酵乳制品物理性质和功能的影响研究进展,以期为开发出品质稳定、符合健康需求的新型发酵乳制品提供参考。
    磁性固相萃取在牛乳抗生素残留检测中的应用
    李龙飞
    2017, 40(4):  36-40.  DOI: 10.15922/j.cnki.jdst.2017.04.008
    摘要 ( )   PDF (1155KB) (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前处理过程一直是样品分析的关键步骤,直接影响检测结果。作为一种新兴的样品前处理技术,磁性固相萃取(magnetic solid phase extraction,MSPE)以其操作简便、成本低廉、用时较短、环境污染小等特点成为分析检测领域的研究热点。牛乳中抗生素的残留问题由来已久,抗生素滥用可以引起机体过敏、耐药和二度感染等毒、副作用,近年来将MSPE应用于牛乳中抗生素残留检测的研究大量涌现。本文综述了牛乳中抗生素的来源与危害以及近5年来MSPE在牛乳抗生素残留检测分析中的应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