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
  出版年
  关键词
结果中检索 Open Search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外源添加副干酪乳杆菌LZ9077对酸乳品质的影响
唐嘉琪,唐 霞,张 锋,罗 洁,刘成国,周 辉
乳业科学与技术    2023, 46 (6): 1-6.   DOI: 10.7506/rykxyjs1671-5187-20231224-063
摘要116)   HTML3)    PDF (2337KB)(73)    收藏
以副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paracasei)LZ9077为实验菌株,考察该菌与商业发酵剂在发酵乳中的应用。产酸能力、活菌数、感官评价等为评价指标进行工艺优化,经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得出发酵最优条件,并测定发酵期酸乳的变化。结果表明,最佳发酵条件为L. paracasei LZ9077与商业发酵剂的接种量分别为4%(V/V)和0.1%(m/V)、发酵6 h。添加L. paracasei LZ9077发酵乳中活菌数和产酸效率显著增加,至发酵终点时,活菌数可达9.22(lg(CFU/mL)),滴定酸度为(99.94±0.36)°T,酸乳的黏度与稳定性得到明显改善。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 植物乳杆菌XN1904E产胞外多糖发酵条件优化
陈绮, 雷文平, 肖茜, 姚慧, 罗洁, 刘成国, 周辉
乳业科学与技术    2020, 43 (3): 1-5.   DOI: 10.15922/j.cnki.jdst.2020.03.001
摘要156)   HTML1)    PDF (1813KB)(197)    收藏
为提高植物乳杆菌XN1904E胞外多糖产量,考察培养温度、培养基初始pH值、碳源和氮源对植物乳杆菌XN1904E胞外多糖产量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植物乳杆菌XN1904E产胞外多糖的最佳培养条件。结果表明:最佳培养条件为培养基初始pH 6.5、培养温度37 ℃、半乳糖为最适碳源、鱼蛋白胨为最适氮源,此条件下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植物乳杆菌XN1904E胞外多糖产量为235.41 mg/L;植物乳杆菌XN1904E胞外多糖水溶液(0.2 mg/mL)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的清除率为27.54%,表明其具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