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
  出版年
  关键词
结果中检索 Open Search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小品种乳细胞外囊泡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进展
付尚辰,张艳,同芬芬,刘梦佳,丁一,胡启胜,葛武鹏
乳业科学与技术    2024, 47 (6): 70-76.   DOI: 10.7506/rykxyjs1671-5187-20240713-061
摘要54)   HTML3)    PDF (1594KB)(27)    收藏
乳源细胞外囊泡(milk-derived extracellular vesicles,MEVs)是一类由乳腺上皮细胞分泌的纳米级双层膜囊泡,携带蛋白质、核酸和脂质等生物活性分子,在细胞间信号传递和免疫调节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尽管小品种乳因其产量较低并不常见于市场,但它们具有独特的营养价值和潜在的健康益处,亦值得深入探究与挖掘。本文综述羊乳、驼乳、牦牛乳、驴乳、水牛乳、猪乳和马乳中MEVs分离鉴定技术、形态学特征、组成及其生物学特性,提出小品种乳MEVs研究中存在的挑战和未来发展方向,旨在为小品种乳MEVs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参考,促进小品种乳产业的发展。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 牛乳蛋白过敏原检测与改性及低致敏性乳制品研究进展
张文华, 朱丽, 付尚辰, 李林强, 刘永峰
乳业科学与技术    2023, 46 (2): 42-49.   DOI: 10.7506/rykxyjs1671-5187-20230220-011
摘要237)   HTML5)    PDF (1846KB)(195)    收藏
牛乳过敏是一种较严重的食源性疾病,通常因为乳中蛋白质和其代谢产物之间发生交互作用而导致人体出现免疫功能紊乱。目前已有研究证明,牛乳过敏逐渐成为全球性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尤其是在婴幼儿阶段。本文详细阐述酪蛋白、α-乳白蛋白和β-乳球蛋白的过敏发生机理,介绍目前成功应用于检测牛乳过敏成分的技术并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不足,列举国内外研究人员利用改性技术研发出的一些低致敏性乳制品,并展望乳过敏原改性的发展方向和低致敏性乳制品的广阔市场前景,为低致敏性乳制品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研究思路。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