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
  出版年
  关键词
结果中检索 Open Search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中香兰素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郭美娟, 张兰天, 史国华, 张 岩, 王晨元, 张湘渠, 马越超, 张 斌
乳业科学与技术    2023, 46 (3): 52-58.   DOI: 10.7506/rykxyjs1671-5187-20230517-025
摘要71)   HTML2)    PDF (1296KB)(147)    收藏
香兰素是目前食品行业应用较为广泛的香料之一。本文论述香兰素在食品行业中的应用现状、国内外的使用限量要求、生产工艺特点以及在食品中可能带入的风险,重点汇总分析乳制品、婴幼儿配方食品和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中香兰素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包括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光谱法等多种方法,探讨不同检测方法各自的优势和局限性,为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中香兰素的科学检测和深入研究提供依据。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 离子色谱法测定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中肌醇
毛琏, 张斌, 王清波, 郭美娟, 王利平, 张兰天, 史国华
乳业科学与技术    2021, 44 (4): 38-41.   DOI: 10.15922/j.cnki.jdst.2021.04.009
摘要135)   HTML0)    PDF (1522KB)(147)    收藏
采用离子色谱法建立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中肌醇含量的检测方法。样品经盐酸酸化沉淀蛋白后,肌醇溶解于上清液,经安培检测器检测。结果表明:样品中肌醇在质量浓度0.025~40.000 mg/L范围内,峰面积与质量浓度呈线性,线性相关系数(R2)为0.999 9;检出限及定量限分别为0.125、0.5 mg/100 g;在不同的添加水平下,肌醇的平均加标回收率为83.1%~102.9%。该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重复性好,适用于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中肌醇的测定。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 不同方法检测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中硒含量
郭美娟, 张斌, 张春林, 李俊娣, 张兰天, 史国华
乳业科学与技术    2021, 44 (4): 34-37.   DOI: 10.15922/j.cnki.jdst.2021.04.008
摘要178)   HTML1)    PDF (1461KB)(121)    收藏
采用GB 5009.93—201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硒的测定》第一法(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和GB 5009.93—2017第三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研究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中硒检测方法的适用性。7 家实验室分别对6 种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包括3 类配方)和婴儿配方乳粉质控样品中的硒进行测定,同时测定回收率。结果表明:GB 5009.93—2017第一法和第三法均适用于婴儿配方乳粉的检测,在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中各种配方的适用性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 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中氯的国标检测方法适用性
吴昊, 张斌, 刘晓光, 郭美娟, 张兰天, 张岩
乳业科学与技术    2021, 44 (4): 11-14.   DOI: 10.15922/j.cnki.jdst.2021.04.003
摘要177)   HTML2)    PDF (1322KB)(107)    收藏
依据GB 5009.44—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氯化物的测定》,对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中氯的检测方法适用性展开研究。结果表明:采用GB 5009.44—2016第三法(银量法)检测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中乳蛋白部分水解配方、乳蛋白深度水解配方、氨基酸配方得到的样品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5%~108%、98%~125%、100%~106%,相对标准偏差为12.7%~32.9%;采用GB 5009.44—2016第一法(电位滴定法)得到的检测结果低于第三法检测结果。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5. 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配制过程中VB1、VD含量变化规律
张斌, 李增宁, 郭美娟, 王芳, 张兰天, 张岩
乳业科学与技术    2021, 44 (4): 1-5.   DOI: 10.15922/j.cnki.jdst.2021.04.001
摘要276)   HTML3)    PDF (1875KB)(160)    收藏
以市场上销售的6 种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为研究对象,通过改变pH值、水温、贮存时间、光照、二次加热配制条件,研究其VB1和VD含量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配制pH值增加、水温升高、光照下贮存时间延长,VB1含量降低;二次加热对样品VB1含量影响较小;随着配制后光照下贮存时间延长,VD含量降低,pH值和二次加热对VD含量影响较小;最佳配制条件为酸性条件(pH值控制在7以下)、配制温度40~60 ℃、避光保存、使用前现配,可以保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中VB1和VD的最大利用率。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