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乳业科学与技术》官方网站!
分享到: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ISSN 1671-5187
CN 31-1881/S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在线期刊
当期目录
最新录用
过刊浏览
点击排行
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
E-mail Alert
投稿指南
期刊订阅
联系我们
English
期刊
出版年
关键词
结果中检索
(((贾曼[Author]) AND 1[Journal]) AND year[Order])
AND
OR
NOT
文题
作者
作者单位
关键词
摘要
分类号
DOI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导出引用
EndNote
Ris
BibTeX
显示/隐藏图片
Select
1.
光诱导乳脂肪氧化的研究进展
谭冬飞, 王少雷, 张清阳, 苏美丞, 贾曼, 陈刚
乳业科学与技术 2021, 44 (
1
): 39-43. DOI:
10.15922/j.cnki.jdst.2021.01.008
摘要
(
305
)
HTML
(
0
)
PDF
(1500KB)(
385
)
可视化
收藏
脂肪是牛乳中重要的营养成分之一,其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尤其是多不饱和脂肪酸容易被氧化。随着市场上越来越多透明包装的出现,光诱导乳脂肪的氧化成为导致牛乳品质劣化及酸败的重要原因之一,这不仅影响牛乳风味,而且氧化产物对人类健康造成巨大威胁。本文综述乳脂肪光氧化的机理、主要影响因素及评价方法。为抑制乳制品光氧化、保证乳制品质量、指导乳制品生产、包装、销售及光氧化评价提供理论依据。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2.
基于核磁共振氢谱的超高温灭菌乳和复原乳中脂肪酸含量差异分析
苏美丞, 贾曼, 张霞, 谭冬飞, 张清阳, 尹增浩, 王少雷, 陈刚
乳业科学与技术 2020, 43 (
4
): 18-22. DOI:
10.15922/j.cnki.jdst.2020.04.004
摘要
(
209
)
HTML
(
2
)
PDF
(2206KB)(
303
)
可视化
收藏
以超高温灭菌乳和复原乳为研究对象,利用1H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1H NMR)技术对2 种乳中脂肪酸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超高温灭菌乳和复原乳中亚麻酸相对含量分别为(0.98±0.11)%、(0.90±0.04)%,亚油酸相对含量分别为(1.15±0.36)%、(1.11±0.36)%,油酸相对含量分别为(27.30±0.56)%、(26.78±0.78)%,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分别为(43.26±1.56)%、(43.81±2.34)%;对2 种牛乳脂肪酸的1H NMR谱峰和脂肪酸含量进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和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亚麻酸相对含量在2 种牛乳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并根据结果对2 种乳进行营养学评价,对高血脂、高胆固醇等人群而言,超高温灭菌乳比复原乳更合适,2 种乳中其他脂肪酸的营养价值相近。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3.
高分辨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仪判别复原乳和超高温灭菌乳
崔婧, 苏美丞, 谭冬飞, 张霞, 贾曼
乳业科学与技术 2019, 42 (
3
): 19-23. DOI:
10.15922/j.cnki.jdst.2019.03.004
摘要
(
146
)
HTML
(
0
)
PDF
(2981KB)(
228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高分辨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仪,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利用非靶向代谢组学方法,对超高温灭菌乳和 复原乳进行检测。牛乳样品经过前处理后,经过C18色谱柱分离,采用Full Scan模式进行一级全扫描,扫描结果通过 数据预处理后,导入SIMCA-P 14.1软件中进行主成分分析和偏最小二乘方差判别分析。结果表明:正、负离子模式 下共找到14 种判别超高温灭菌乳和复原乳的表征因子,进一步通过这14 种表征因子建立区分2 种乳的判别模型, 通过该判别模型能够准确地区分超高温灭菌乳和复原乳,为复原乳的判别提供理论依据。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