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
  出版年
  关键词
结果中检索 Open Search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两歧双歧杆菌TMC3115冻干菌粉生产工艺优化
杨玲, 张栋, 齐世华, 马新颖, 周帅康, 艾连中, 王世杰
乳业科学与技术    2021, 44 (5): 12-17.   DOI: 10.15922/j.cnki.jdst.2021.05.003
摘要274)   HTML4)    PDF (2146KB)(927)    收藏
为制备高活性两歧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bifidum)TMC3115冻干菌粉,对培养基初始pH值和初始接种量进行研究,同时对不同碳源和氮源进行初步筛选,进而以发酵16 h发酵液pH值、光密度和活菌数为评价指标,通过正交试验对碳源和氮源组合进行筛选。考察18 种冻干保护剂对两歧双歧杆菌TMC3115的冻干保护效果,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复合冻干保护剂配方。结果表明:两歧双歧杆菌TMC3115在培养基初始pH值7.2、接种量4%时所得发酵液活菌数最高;两歧双歧杆菌TMC3115发酵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添加量25 g/L、胰酪蛋白胨20 g/L、酵母蛋白胨10 g/L、酵母浸粉FM902 15 g/L、柠檬酸氢二铵2 g/L、无水乙酸钠5 g/L、磷酸氢二钾2 g/L、吐温-80 1 g/L、硫酸镁0.58 g/L、硫酸锰0.25 g/L、L-半胱氨酸盐酸盐0.5 g/L;最佳冻干保护剂配方为:脱脂乳添加量12%、海藻糖12%、丙三醇1.2%、谷氨酸钠0.6%、L-半胱氨酸盐酸盐0.15%,此条件下,两歧双歧杆菌TMC3115冻干粉活菌数达到4.26×1011 CFU/g。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 西藏灵菇中Lactobacillus casei LC577的分离鉴定及特性
齐世华, 张栋, 赵林森, 艾连中, 王世杰
乳业科学与技术    2019, 42 (5): 16-20.   DOI: 10.15922/j.cnki.jdst.2019.05.004
摘要135)   HTML0)    PDF (1404KB)(31)    收藏
从西藏灵菇中分离到一株菌株,命名为LC577,经形态学特征、16S rRNA基因序列及生理生化特性分析, 鉴定为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结果表明:干酪乳杆菌LC577具有良好的产酸能力,进行脱脂乳发酵后 具有浓郁的干酪香气;同时该菌株具有一定的耐酸耐胆盐能力,在模拟人工胃液环境中培养4 h后,活菌数出现微 弱增加,而经3 g/L牛胆汁作用4 h后,活菌数降至6.15×105 CFU/mL。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 4株Lactobacillus菌株对结肠癌细胞增生的抑制效果研究
妥彦峰; 张伟钦; 张兰威; 艾连中
乳业科学与技术    2012, 35 (3): 9-13.   DOI: 10.15922/j.cnki.jdst.2012.03.003
摘要113)   HTML0)    PDF (158KB)(44)    收藏
以分离自传统发酵乳制品中的4株菌——Lactobacillus paracasei supsp.paracasei M5AL、L.paracasei supsp.paracasei J23ANL、L.paracasei supsp.paracasei G15AL、L.coryniformis supsp.torquens T3AL为实验菌株,采用噻唑兰法研究其热灭活菌体、细胞壁及DNA对结肠癌细胞HT-29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菌株J23ANL、M5AL、G15AL、T3AL热灭活菌体细胞、菌体细胞壁和菌体DNA均可不同程度地抑制人结肠癌细胞HT-29的增生,其中菌株T3AL对HT-29细胞增生的抑制率显著高于其他菌株的抑制率(P〈0.05);单细胞凝胶电泳结果显示菌株T3AL可诱导HT-29细胞凋亡。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 基于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和软独立模式分类法的牛奶分类识别
穆海波; 殷秀秀; 艾连中; 顾小红
乳业科学与技术    2012, 35 (2): 34-37.   DOI: 10.15922/j.cnki.jdst.2012.02.009
摘要135)   HTML0)    PDF (193KB)(110)    收藏
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TIR)结合软独立模式分类法(SIMCA)对不同类别的牛奶进行识别。通过对光谱数据基线校正和Savitzky-Golay平滑处理后,在3100~850cm-1光谱区域,利用留一交互验证法建立获得主成分分析(PCA)最优模型。在α=5%显著水平下,最优模型对纯牛奶、低乳糖奶、低脂奶和高蛋白奶的识别率分别为80%、80%、100%和80%,拒绝率分别为93%、100%、100%和93%。表明FTIR结合SIMCA可成为快速识别牛奶类别的有效方法。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