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
  出版年
  关键词
结果中检索 Open Search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绵羊乳酪蛋白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肽的制备与鉴定
张艳, 葛武鹏, 宋宇轩, 谢玉霞, 汤海霞, 王海燕, 王爽爽
乳业科学与技术    2021, 44 (3): 19-23.   DOI: 10.15922/j.cnki.jdst.2021.03.004
摘要225)   HTML0)    PDF (1792KB)(304)    收藏
以绵羊乳酪蛋白为原料,采用中性蛋白酶水解制备生物活性肽,研究酶解时间对酶解产物水解度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ACE)抑制率的影响,利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水解产物进行分析和鉴定,筛选具有潜在ACE抑制作用的生物活性肽。结果表明:酶解时间达到300 min时,水解度最高值达9.65%,ACE抑制率为84.55%;当ACE抑制率达到50%时,所需肽段YYQQRP浓度为5~10 μmol/L;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仪对酶解后的多肽进行序列分析,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 西部小品种鲜乳及其发酵酸乳中矿物元素和维生素含量差异分析
王海燕, 温荣, 刘登丽, 马筱怡, 王欢紫, 范澍田, 孙奇武, 葛武鹏
乳业科学与技术    2019, 42 (4): 5-9.   DOI: 10.15922/j.cnki.jdst.2019.04.002
摘要214)   HTML0)    PDF (1602KB)(46)    收藏
探讨地域、乳种、发酵因素对西部小品种鲜乳(马乳、驼乳、牦牛乳)及其传统发酵酸乳中钙(Ca)、铁 (Fe)、锌(Zn)矿物元素和VA、VE含量的影响。在新疆、内蒙古、青海及甘肃主要牧区采集鲜马乳、鲜驼乳、鲜 牦牛乳及其传统发酵酸乳共86 份,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和高效液相色谱仪分别测定乳中矿物元素及VA、VE 含量,并进行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1)地域因素影响:新疆、内蒙古牧区鲜马乳中Ca、Fe、Zn含量无显著差异 (P>0.05),新疆、内蒙古牧区鲜驼乳Ca、Fe含量有显著差异,甘肃、青海牧区鲜牦牛乳中Fe、Zn含量有显著差 异(P<0.05);新疆牧区鲜驼乳中VA、VE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内蒙古牧区(P<0.05),青海牧区鲜牦牛乳中VA、 VE的含量均高于甘肃牧区。2)乳种因素影响:不同乳种间Ca、Fe、Zn含量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牦牛乳 中Ca、Fe、Zn含量均显著高于驼乳和马乳(P<0.05);不同品种乳中VA、VE的含量差异显著(P<0.05);内蒙 古牧区马乳中VA、VE的含量均略高于新疆牧区(P>0.05)。3)发酵因素影响:发酵对乳中矿物元素含量影响不 显著,酸马乳中VE的含量显著高于鲜马乳(P<0.05),其余乳种发酵后VA、VE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 宁夏产区荷斯坦牛乳体细胞数及乳成分影响因素
张海平, 王海燕, 高鹏, 张静, 梁秀珍, 葛武鹏
乳业科学与技术    2019, 42 (2): 7-12.   DOI: 10.15922/j.cnki.jdst.2019.02.002
摘要179)   HTML0)    PDF (2559KB)(122)    收藏
对宁夏奶源主产区荷斯坦牛乳体细胞数(somatic cell count,SCC)及牛乳中主要营养成分的影响因素进 行探讨。利用Minitab软件对宁夏地区2009—2018年间7 个牛场中19 020 头中国荷斯坦牛198 855 次奶牛生产性能测 定(dairy herd improvement,DHI)记录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奶牛场、年份、胎次与SCC具有显著相关性 (P<0.05),SCC随季节、产犊月份变化而波动,SCC随泌乳期变化的趋势为先降低后升高;产奶量、乳脂、乳 蛋白、乳糖、乳中干物质含量与SCC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同时受到环境因素(奶牛场、年份、季节)及 奶牛自身因素(胎次、产犊月份、泌乳期)的影响。表明SCC、产奶量和乳中主要成分均会受到环境因素及奶牛自 身因素的影响,精细化管理是提高原料乳质与量的有效途径。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 新疆、内蒙古地区马乳及发酵酸马乳中氨基酸分析与营养评价
郭琳仪, 孙慧阳, 马洁, 王海燕, 吴小勇, 朱林生, 耿炜, 葛武鹏
乳业科学与技术    2019, 42 (2): 1-6.   DOI: 10.15922/j.cnki.jdst.2019.02.001
摘要334)   HTML1)    PDF (2014KB)(248)    收藏
为探讨我国西部牧区(新疆、内蒙古)马乳与传统发酵酸马乳的氨基酸组成及营养评价,在新疆、内蒙古 两地主要牧区采集马乳及传统发酵酸马乳共40 份,采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乳中游离氨基酸 和水解氨基酸的组成与含量,并进行差异性分析和营养评价。结果表明:新疆、内蒙古地区马乳氨基酸总量无显著 差异(P>0.05),两地马乳经发酵后游离氨基酸含量普遍显著升高(P<0.05),且生成了包括γ-氨基丁酸、β-氨 基异丁酸、γ-羟基赖氨酸等在内的多种具有特殊生理活性的氨基酸;新疆马乳经发酵后甜味氨基酸含量明显升高, 呈味氨基酸总含量明显高于鲜马乳(P<0.05),发酵对马乳风味改进贡献明显;新疆、内蒙古马乳及酸马乳的必 需氨基酸指数均大于95,两地发酵后的酸马乳各营养评价指标均高于鲜马乳。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