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
  出版年
  关键词
结果中检索 Open Search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基于核磁共振氢谱的超高温灭菌乳和复原乳中脂肪酸含量差异分析
苏美丞, 贾曼, 张霞, 谭冬飞, 张清阳, 尹增浩, 王少雷, 陈刚
乳业科学与技术    2020, 43 (4): 18-22.   DOI: 10.15922/j.cnki.jdst.2020.04.004
摘要215)   HTML2)    PDF (2206KB)(312)    收藏
以超高温灭菌乳和复原乳为研究对象,利用1H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1H NMR)技术对2 种乳中脂肪酸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超高温灭菌乳和复原乳中亚麻酸相对含量分别为(0.98±0.11)%、(0.90±0.04)%,亚油酸相对含量分别为(1.15±0.36)%、(1.11±0.36)%,油酸相对含量分别为(27.30±0.56)%、(26.78±0.78)%,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分别为(43.26±1.56)%、(43.81±2.34)%;对2 种牛乳脂肪酸的1H NMR谱峰和脂肪酸含量进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和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亚麻酸相对含量在2 种牛乳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并根据结果对2 种乳进行营养学评价,对高血脂、高胆固醇等人群而言,超高温灭菌乳比复原乳更合适,2 种乳中其他脂肪酸的营养价值相近。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 高分辨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仪判别复原乳和超高温灭菌乳
崔婧, 苏美丞, 谭冬飞, 张霞, 贾曼
乳业科学与技术    2019, 42 (3): 19-23.   DOI: 10.15922/j.cnki.jdst.2019.03.004
摘要150)   HTML0)    PDF (2981KB)(232)    收藏
采用高分辨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仪,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利用非靶向代谢组学方法,对超高温灭菌乳和 复原乳进行检测。牛乳样品经过前处理后,经过C18色谱柱分离,采用Full Scan模式进行一级全扫描,扫描结果通过 数据预处理后,导入SIMCA-P 14.1软件中进行主成分分析和偏最小二乘方差判别分析。结果表明:正、负离子模式 下共找到14 种判别超高温灭菌乳和复原乳的表征因子,进一步通过这14 种表征因子建立区分2 种乳的判别模型, 通过该判别模型能够准确地区分超高温灭菌乳和复原乳,为复原乳的判别提供理论依据。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 婴幼儿乳粉脂肪酸组成检测
丁红梅, 张霞, 朱云, 陈刚
乳业科学与技术    2013, 36 (3): 5-8.   DOI: 10.15922/j.cnki.jdst.2013.03.002
摘要130)   HTML0)    PDF (1266KB)(8)    收藏
将婴幼儿奶粉经盐酸水解后,利用乙醚-乙醇-石油醚(1∶1∶1,V/V)提取脂肪,然后经氢氧化钾-甲醇溶液甲基化反应后,用附带氢火焰检测器的气相色谱仪,按照程序升温测定出奶粉中脂肪酸组成.各项检测指标理想,该检测方法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91%~3.82%,回收率为86.4%~103.9%,灵敏度高,检测限为0.1mg/100g,与国家标准相比,样品处理方法简单快捷,易于操作,方法重现性良好.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