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
  出版年
  关键词
结果中检索 Open Search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乳酸菌发酵果蔬研究进展
王思轩, 付雪, 朱雪梅, 妥彦峰, 牟光庆, 钱方
乳业科学与技术    2020, 43 (2): 56-59.   DOI: 10.15922/j.cnki.jdst.2020.02.010
摘要273)   HTML4)    PDF (1561KB)(874)    收藏
水果和蔬菜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用乳酸菌发酵的果蔬具有营养高、风味正的特点。本文综述用于果蔬发酵的乳酸菌、乳酸菌发酵对果蔬的益生作用、乳酸菌发酵对果蔬产品品质的提升作用及国内外用乳酸菌发酵果蔬的研究现状,探讨乳酸菌发酵果蔬研究中的主要问题和研究方向。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 甘肃天祝牧区白牦牛乳脂肪中脂肪酸的分析
妥彦峰, 甘伯中, 杭锋, 宋馨
乳业科学与技术    2013, 36 (4): 23-27.   DOI: 10.15922/j.cnki.jdst.2013.04.006
摘要113)   HTML0)    PDF (1262KB)(95)    收藏
以甘肃天祝地区3个牧场所产的白牦牛乳为研究对象,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方法,测定3个牧场所产白牦牛乳中脂肪酸含量,比较在枯草期、枯草末期、返青期、青草期4个时期及不同胎次的白牦牛所产牦牛乳中脂肪酸的构成及含量.结果表明:3个牧场白牦牛乳中乳脂肪酸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1~5胎次母白牦牛乳中脂肪酸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枯草期、枯草末期、返青期、青草期4个时期白牦牛乳中饱和脂肪酸(SFA)、不饱和脂肪酸(USFA)含量比值分别为1.86、1.75、1.62、1.32.随着气温的升高及牧草的成熟,白牦牛乳中饱和脂肪酸含量逐渐降低,而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逐渐升高.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 4株Lactobacillus菌株对结肠癌细胞增生的抑制效果研究
妥彦峰; 张伟钦; 张兰威; 艾连中
乳业科学与技术    2012, 35 (3): 9-13.   DOI: 10.15922/j.cnki.jdst.2012.03.003
摘要113)   HTML0)    PDF (158KB)(45)    收藏
以分离自传统发酵乳制品中的4株菌——Lactobacillus paracasei supsp.paracasei M5AL、L.paracasei supsp.paracasei J23ANL、L.paracasei supsp.paracasei G15AL、L.coryniformis supsp.torquens T3AL为实验菌株,采用噻唑兰法研究其热灭活菌体、细胞壁及DNA对结肠癌细胞HT-29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菌株J23ANL、M5AL、G15AL、T3AL热灭活菌体细胞、菌体细胞壁和菌体DNA均可不同程度地抑制人结肠癌细胞HT-29的增生,其中菌株T3AL对HT-29细胞增生的抑制率显著高于其他菌株的抑制率(P〈0.05);单细胞凝胶电泳结果显示菌株T3AL可诱导HT-29细胞凋亡。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